上元之夕星月朗然夜半阴雨以去岁中秋验之亦先晴后雨

中秋与元夕,隔岁验晴阴。 九陌灯光静,千门雨气沉。 秋期犹在眼,春色漫愁心。 为问繁华子,香车何处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元:指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 九陌:指京城的大道。
  • 千门:指众多的门户,泛指京城。
  • 秋期:指中秋节。
  • 春色:春天的景色。
  • 香车:装饰华丽的车子,常用来指代富贵人家的车辆。

翻译

在元宵节的夜晚,星月明亮,但到了半夜却下起了雨。去年中秋节也是如此,先是晴天,后来转雨。

中秋节和元宵节,隔着时间来验证天气的晴雨。京城的大道上灯光静谧,千家万户笼罩在沉沉的雨气中。

中秋的景象仿佛还在眼前,春天的景色却让人心生愁绪。想要问问那些繁华世界中的人们,他们的华丽车辆又去哪里寻找了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中秋和元宵两个节日的天气变化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九陌灯光静,千门雨气沉”描绘了元宵夜雨中的静谧景象,而“秋期犹在眼,春色漫愁心”则抒发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春色的淡淡忧愁。结尾的“为问繁华子,香车何处寻”则带有讽刺意味,暗示了繁华世界的虚幻和无常。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