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苏门山中

涉世乏远略,夙尚多奇秉。 会息车马喧,即践烟霞境。 习坎穷真源,兼山止绝顶。 日入众壑掩,鸟归空林静。 石壁暧残照,山冈有馀映。 闭关绝尘想,万虑一时屏。 风泉扬妙音,月林洒清影。 阒寂寡欢悰,幽独證内省。 寂幽神弥王,岩穴道愈炳。 平生少云为,更觉兹夜永。 因书静悟侣,云术共遨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涉世:经历世事。
  • 夙尚:早年的志向。
  • 奇秉:非凡的才能。
  • 会息:会聚休息。
  • 习坎:《易经》中的卦名,意为重叠的险阻。
  • 兼山:两山并立,比喻高峻。
  • 阒寂:非常寂静。
  • 欢悰:欢乐的心情。
  • 内省:自我反省。
  • :通“旺”,旺盛。
  • 云为:言行,行为。
  • 遨骋:自由地行走。

翻译

我缺乏应对世事的深远策略,但早年有着非凡的志向和才能。现在我聚集在这里休息,远离车马的喧嚣,置身于如烟霞般幽静的环境中。我探寻着《易经》中“习坎”的深意,止步于两山并立的绝顶。太阳落山,众壑被掩映,鸟儿归巢,空林变得静谧。石壁上残留着夕阳的温暖,山冈上还有余晖的映照。我关闭门户,断绝尘世的思绪,一时间所有的忧虑都被摒弃。风声和泉水奏出美妙的音乐,月光下的林间洒下清冷的影子。在这极度的寂静中,我少了欢乐的心情,却在幽独中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在这种寂静和幽独中,我的精神更加旺盛,岩穴中的道义也更加明亮。我平生少有言行,更觉得这个夜晚漫长。因此,我写下这些静悟的文字,与云术一同自由地行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苏门山中的静谧体验,通过对比尘世的喧嚣与山中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道义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烟霞境”、“众壑掩”、“空林静”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同时,通过“闭关绝尘想”、“万虑一时屏”等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道义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