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毗陵
才及荆南界,已听吴趋吟。
云阳去方始,闾浦遂前临。
包橘洞庭岸,宿莽具区浔。
节物随行变,风潮无厌侵。
问我胡闻见,不惮历高深。
自多往古慕,匪直远游心。
此邦有季子,是我夙所钦。
其人没已久,英风流至今。
如何末世士,声利竟相寻。
昔贤轻脱踪,末路重分金。
鸱鸢嚇腐鼠,鸾凤翔丹林。
誓将返吾驾,没齿首阳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毗陵:古地名,今江苏常州市。
- 吴趋吟:吴地的歌谣。
- 云阳:古地名,今江苏丹阳市。
- 闾浦:乡间的水边。
- 包橘:指橘子。
- 宿莽:经冬不死的草。
- 具区:古湖泊名,即今太湖。
- 节物:季节和物品。
- 风潮:风和潮水。
- 惮:害怕。
- 季子:指春秋时期吴国的季札,以贤德著称。
- 英风:英勇的风采。
- 声利:名声和利益。
- 分金:比喻分财物。
- 鸱鸢:鸟名,比喻小人。
- 嚇腐鼠:比喻小人贪图小利。
- 鸾凤:比喻君子。
- 丹林:红色的树林,比喻高尚的地方。
- 没齿:终身。
- 首阳岑:首阳山的小山峰,传说中伯夷、叔齐隐居的地方。
翻译
刚到荆南边界,就听到了吴地的歌谣。从云阳刚离开,就来到了乡间的水边。洞庭湖岸边有橘子,太湖边有经冬不死的草。随着行程的变化,风和潮水不断侵袭。问我为何要经历这些高低深浅,不怕困难。自古以来,我羡慕那些过往的英雄,不仅仅是因为远游的心。这个国家有季札,是我一直以来所敬仰的。他虽然已经去世很久,但他的英勇风采流传至今。为何末世的士人,竟争相追求名声和利益。昔日的贤人轻视世俗的踪迹,末路时看重分财物。小人贪图小利,而君子则飞翔在高尚的地方。我发誓将返回我的车驾,终身隐居在首阳山的小山峰上。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诗中,诗人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自己不畏艰难、向往高尚品质的心境。同时,通过对季札的赞美和对末世士人追求声利的批评,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最后,诗人以隐居首阳山为志,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品质、远离世俗纷扰的决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