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严厚斋

· 陶安
皓首衣冠寿七旬,全归无憾见真淳。 济人德厚黄承事,教子功深窦禹钧。 月夜返魂香已断,云山埋骨地方新。 忘年交契今难得,东望蓝桥一怆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皓首:白头,指年老。
  • 衣冠:指士大夫的穿戴,也代指士大夫。
  • 全归:指人死后身体完整地归还天地,比喻品德高尚,无憾而终。
  • 真淳:真诚淳朴。
  • 济人:帮助他人。
  • 黄承事:人名,具体不详,可能是一位以德行著称的人物。
  • 窦禹钧:人名,具体不详,可能是一位以教育子女著称的人物。
  • 返魂香:传说中能使死者复生的香。
  • 埋骨地:指安葬之地。
  • 忘年交:年龄相差较大但情谊深厚的朋友。
  • 蓝桥:地名,此处可能指与诗人有特殊情感联系的地方。
  • 怆神:悲伤的心情。

翻译

白发苍苍的士大夫享寿七十,无憾而终,展现了真正的淳朴。他像黄承事一样厚德助人,又如窦禹钧般深谙教子之道。月夜中,返魂香已断,他的埋骨之地却显得格外新鲜。如今难得再有忘年之交,向东望去,蓝桥的方向让我心生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一位长者的深切怀念和敬仰。诗中,“皓首衣冠”描绘了长者的形象,而“全归无憾见真淳”则赞颂了他的品德。通过黄承事和窦禹钧的比喻,强调了长者在济人和教子方面的卓越成就。后两句则通过“返魂香已断”和“埋骨地方新”的对比,抒发了对长者逝去的哀思。结尾的“忘年交契今难得”和“东望蓝桥一怆神”则进一步以情感的失落和地理的遥远,加深了诗的哀婉和深情。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