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泉

问讯惠山寺,因知第二泉。 饮冰当夏日,沸雪散炎烟。 远汲通殊域,分流灌野田。 何人漱玉齿,细读品茶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惠山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 第二泉:指惠山泉,被誉为“天下第二泉”,以其水质清澈甘甜而闻名。
  • 饮冰:比喻饮用泉水,清凉解渴。
  • 沸雪:形容泉水涌出时如雪般洁白,又如沸腾般活跃。
  • 炎烟:指夏日的炎热和烟雾。
  • 远汲:从远处汲取。
  • 殊域:异域,指远方。
  • 分流:泉水分为多股流向不同地方。
  • 灌野田:灌溉田野。
  • 漱玉齿:形容泉水清澈,可以用来漱口,比喻泉水的纯净。
  • 品茶篇:指关于品茶的诗文或论述。

翻译

我询问惠山寺的情况,因此得知了那著名的第二泉。在炎炎夏日,饮用这里的泉水如同冰镇一般清凉,泉水涌出时如雪般洁白,又如沸腾般活跃,散去了周围的炎热和烟雾。有人从远方汲取这泉水,它被分为多股流向不同的地方,灌溉着田野。不知是谁,用这清澈的泉水漱口,细细品读着关于品茶的诗文。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惠山泉的描绘,展现了其清凉解渴的特性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滋润作用。诗中“饮冰当夏日,沸雪散炎烟”形象地描绘了泉水在夏日中的清凉感受,而“远汲通殊域,分流灌野田”则表达了泉水不仅为人们提供饮用,还滋养了大地。结尾的“何人漱玉齿,细读品茶篇”则增添了一丝文人雅趣,使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人文之雅。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