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何氏心远楼

· 陶安
山深众喧寂,而有太古风。 西南起高楼,居者恬以冲。 笑傲浮云上,俯视沧海东。 遐哉天地阔,在我方寸中。 草木有生意,乐此遗世翁。 脱彼事物役,求道有始终。 所以平日志,不与浅近同。 神交羲皇前,高趣谁能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喧寂:喧闹与寂静。
  • 太古风:远古时代的风气。
  • 恬以冲:恬静而淡泊。
  • 遐哉:多么遥远。
  • 方寸:心。
  • 生意:生机。
  • 遗世翁:超脱世俗的老人。
  • 事物役:被事物所束缚。
  • 羲皇:伏羲,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翻译

山中深处,喧闹与寂静并存,却有着远古的风气。 西南方向建起了一座高楼,居住其中的人恬静而淡泊。 在云端之上笑傲,俯视着东方的沧海。 多么遥远的天地广阔,其实都在我心中。 草木充满生机,乐此不疲的是那位超脱世俗的老人。 摆脱了事物的束缚,追求道义有始有终。 这就是我平日的志向,不与浅近的事物相同。 与伏羲之前的时代神交,高远的情趣谁能穷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深山中的高人隐士,他居住在远离尘嚣的高楼之上,心境恬淡,超然物外。诗中“山深众喧寂,而有太古风”一句,既表达了山中的宁静,又暗示了隐士的高古情怀。后文通过“俯视沧海东”、“在我方寸中”等句,展现了隐士胸怀天地的气魄和内心的广阔。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