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石泉吴郡博归隐

一脉苏湖阐四科,俊髦从此诵菁莪。 先生岂可栋梁负,山斗其如瞻恋何。 柳折邮亭青蔟骑,桃临流水锦生波。 春光念念长江远,无恨离情听棹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一脉苏湖阐四科:指苏州和湖州一带的教育传统,四科指儒家经典的四个部分。
  • 俊髦:指英俊的青年。
  • 菁莪:指优秀的学生。
  • 栋梁: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 山斗:比喻高大的目标或理想。
  • 柳折邮亭青蔟骑:柳枝在邮亭边折断,青色的马匹簇拥着骑手。
  • 桃临流水锦生波:桃花靠近流水,花瓣如锦,水面因此泛起波纹。
  • 棹歌:划船时唱的歌。

翻译

苏州和湖州的教育传统阐释了儒家经典的四个部分,英俊的青年们都在这里学习,成为了优秀的学生。先生您怎能被视为普通的栋梁之才,您的高大理想和目标让我们如何不瞻仰和留恋。柳枝在邮亭边折断,青色的马匹簇拥着骑手,桃花靠近流水,花瓣如锦,水面因此泛起波纹。春光转瞬即逝,长江遥远,我们的离情别绪在听棹歌时更加无恨。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吴郡博先生的敬仰和离别之情。诗中,“一脉苏湖阐四科”展现了苏州和湖州深厚的教育底蕴,而“俊髦从此诵菁莪”则描绘了青年才俊在此学习的盛况。后句中,“先生岂可栋梁负”和“山斗其如瞻恋何”强调了先生在学生心中的崇高地位和不舍之情。结尾的“春光念念长江远,无恨离情听棹歌”则以春光和长江为背景,抒发了离别的哀愁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