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春光还喜瘦筇支,青帝东来物色熙。 溪岸初睛窥柳眼,石泉暗响觉流澌。 烟轻竹院敲茶鼓,风软长街飐酒旗。 笑抚孤松看桃李,年年分色伴霜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瘦筇(qióng):细长的竹杖。
  • 青帝: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春季的代表。
  • 物色:景色,景象。
  • 柳眼:柳树初生的嫩叶,形似眼。
  • 流澌:流水声。
  • 茶鼓:寺院中召集僧人饮茶所击的鼓。
  • (zhǎn):风吹使物摇动。
  • 霜姿:指松树,因其常绿不凋,喻指坚贞不屈的品格。

翻译

春日的景色让我欢喜,我拄着细长的竹杖,青帝从东方带来温暖的气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溪边初晴,我窥见柳树新生的嫩叶,石间的泉水潺潺作响,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轻烟中,竹院里传来敲击茶鼓的声音,微风轻拂过长街,使得酒家的旗帜轻轻摇动。我笑着抚摸孤松,看着桃李花开,每年它们都会变换颜色,陪伴着松树那不屈的霜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的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瘦筇”、“柳眼”、“流澌”等词语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后两句以孤松与桃李的对比,寓意了坚韧与柔美的共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