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朝闻太液池凫雁之声

楼开天苑右,门对液池源。 常日烟波思,经春凫雁喧。 群呼知下集,连叫想高鶱。 忆在江湖上,千声过水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液池: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池塘,这里指北京的北海。
  • 凫雁:野鸭和大雁,这里泛指水鸟。
  • 天苑:皇家园林。
  • 液池:即太液池。
  • 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
  • :喧闹。
  • (xiān):飞翔。
  • 江湖:泛指江河湖泊,这里可能指作者曾经游历的地方。

翻译

楼阁坐落在皇家园林的右侧,门前正对着太液池的源头。 平日里,望着烟雾缭绕的水面,总能感受到一种思绪。 到了春天,那些凫雁的喧闹声更是不绝于耳。 它们成群地呼唤着,准备降落,连续的叫声让人想象它们高高飞翔的样子。 回忆起在江湖上的日子,那些鸟儿的叫声仿佛穿越了整个水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皇家园林中的太液池春日景象,通过凫雁的喧闹声,勾起了作者对过往江湖生活的回忆。诗中“常日烟波思”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情,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而“忆在江湖上,千声过水村”则巧妙地将现实与回忆结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由江湖生活的向往和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