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具次阻雨马户部村庄作

重来七圣路,回首襄城阴。 雨至烟村失,云归山径沉。 飞流奔绝涧,复栈起危岑。 牧马何方问,迷途岂自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圣路:指传说中黄帝等七位圣人所走过的道路。
  • 襄城:地名,今河南省襄城县。
  • 阴: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这里指襄城北面的地方。
  • 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 云归:云彩聚集。
  • 山径:山路。
  • 飞流:急流的水。
  • 绝涧:深涧。
  • 复栈:在山崖上架设的栈道。
  • 危岑:高而险的山峰。
  • 牧马:放牧马匹。
  • 迷途:迷失道路。

翻译

再次来到七位圣人曾经走过的路上,回首望向襄城北面的地方。 雨下得很大,烟雾笼罩的村庄都看不见了,云彩聚集,山路也沉没在云雾之中。 急流的水奔腾在深涧里,又在高而险的山峰上架起了栈道。 放牧马匹该去哪里问路呢?迷失道路难道是从今天开始的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中访友不遇,行至山间的情景。通过“重来七圣路”和“回首襄城阴”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已非的感慨。诗中“雨至烟村失,云归山径沉”以自然景象的变幻,烘托出内心的迷茫与孤独。后两句“牧马何方问,迷途岂自今”则进一步抒发了在人生旅途中的困惑和无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