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陆熙斋先生令弟新居

· 陶益
结庐偏喜近山城,中有幽栖若画成。 花影不随流水去,月痕依旧浸溪明。 壶觞杖屦浑堪乐,琴瑟埙篪亦并清。 莫讶趋庭年最少,陆机吴下早知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结庐:建造简陋的房屋。
  • 幽栖:隐居。
  • 浸溪明:月光照在溪水上,显得明亮。
  • 壶觞:酒器,这里指饮酒。
  • 杖屦:手杖和鞋子,指行走。
  • 埙篪:古代的两种乐器,埙(xūn)是一种陶制的吹奏乐器,篪(chí)是一种竹制的吹奏乐器。
  • 趋庭:指在庭院中快步行走。
  • 陆机:东吴名将陆逊的孙子,文学家,这里指代陆熙斋先生。

翻译

我特别喜欢在靠近山城的地方建造简陋的房屋,这里的隐居生活就像画一样美丽。花影没有随着流水而去,月光依旧照亮了溪水。饮酒和行走都是极大的乐趣,琴瑟和埙篪的音乐也同样清脆悦耳。不要惊讶我年纪轻轻就快步走在庭院中,陆机在吴下早已声名远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中,“结庐偏喜近山城”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也暗示了他对尘世繁华的超然态度。后文通过对花影、月痕的描绘,进一步以景生情,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的结尾提到陆机,不仅是对陆熙斋先生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文学成就的向往和对自己年轻有为的自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陶益

陶益,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