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躬答谢陈邑宰

· 陶益
侧身湖海犯风波,皮骨空存可奈何。 推德一生全未有,引年三族愧犹多。 虞乡久病虚书籍,梅福幽栖恋薜萝。 岸帻野袍难见令,为言吾已听弦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侧身:置身。
  • :遭遇。
  • 风波:比喻动荡不定或艰辛劳苦。
  • 皮骨空存:形容身体瘦弱,只剩皮包骨。
  • 推德:推崇德行。
  • 引年:延年益寿。
  • 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
  • 虞乡:指故乡。
  • 梅福:人名,此处可能指隐士。
  • 薜萝: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隐士的居所。
  • 岸帻:把头巾掀起露出前额,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
  • 野袍:粗布袍子,指简朴的衣着。
  • :县令,指地方官。
  • 弦歌:以琴瑟伴奏而歌,指礼乐教化。

翻译

我置身于湖海之中,遭遇了无数的风波,如今身体瘦弱,只剩皮包骨,又能如何呢?我一生都在推崇德行,却未能保全自己,延年益寿之事,对于我的三族来说,也感到惭愧。我久病在故乡,虚度光阴,未能读书充实自己,而梅福这样的隐士,却幽居于薜萝之间,恋恋不舍。我虽然穿着简朴的野袍,难以见到县令,但请告诉他,我已经听到了弦歌之声,感受到了礼乐教化。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对德行的推崇,同时也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礼乐教化的认同。诗中运用了“风波”、“皮骨空存”等形象生动的词语,描绘了作者艰辛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推德”、“引年”等词语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对德行和长寿的追求。最后,以“弦歌”作结,表达了作者对礼乐教化的认同和向往。

陶益

陶益,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