蟆蚓

· 陶安
季秋蛰虫俯,蟆蚓尚争鸣。 肃杀无多冷,喧啾过五更。 幽窗常聒梦,微物各舒情。 节候虽成晏,天心特好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季秋: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
  • 蛰虫:冬眠的昆虫。
  • :低下头。
  • 蟆蚓:蟆指蛙类,蚓指蚯蚓。
  • 肃杀:形容秋天气候的冷酷无情。
  • 喧啾:形容声音杂乱。
  • 五更: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五更即天快亮的时候。
  • 幽窗:昏暗的窗户。
  • 聒梦:打扰睡眠。
  • 微物:小生物。
  • 舒情:表达情感。
  • 节候:季节和气候。
  • :晚。
  • 天心:天意。
  • 好生:爱惜生命。

翻译

在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冬眠的昆虫已经低下头,但蛙类和蚯蚓还在争相鸣叫。尽管秋天的冷酷无情不多,但这些杂乱的声音却持续到了天快亮的时候。昏暗的窗户常常被这些声音打扰睡眠,小生物们各自表达着它们的情感。虽然季节已经很晚了,但天意仍然特别爱惜生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季秋时节的景象,通过对比蛰虫的沉默与蟆蚓的活跃,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生机。诗中“肃杀无多冷”一句,既表达了秋天的冷酷,又暗示了生命的坚韧。最后两句“节候虽成晏,天心特好生”,则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天意的理解,即使在季节的晚期,自然界依然充满了生命力,天意也依然爱护着每一个生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