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灵隐寺雪岩静室二首

· 陶益
色界虚悬万木封,暮寒谁动佛前钟。 旧传鹫岭无烟火,幽僻曾经照烛龙。
拼音

所属合集

#杏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色界:佛教术语,指欲界之上的世界,这里指灵隐寺的景象。
  • 虚悬:空悬,形容景物高远。
  • 万木封:形容树木茂密,覆盖了整个山林。
  • 鹫岭:指灵隐寺所在的山岭,因形似鹫鸟而得名。
  • 烛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能吐火照亮黑暗。

翻译

灵隐寺的景色空灵而高远,万木茂密覆盖,暮色中无人敲响佛前的钟声。 传说中鹫岭之地没有烟火气息,那幽静偏僻之处,曾有烛龙的光芒照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灵隐寺的静谧与神秘。诗中“色界虚悬万木封”一句,以佛教的色界概念形容灵隐寺的超凡脱俗,万木封山则增添了神秘感。后两句通过“暮寒谁动佛前钟”和“幽僻曾经照烛龙”的对比,表达了寺院的宁静与历史的深远。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灵隐寺的怀念与敬仰。

陶益

陶益,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