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行和思斋弟韵

忆昔云移柳渡舟,茶炉客去自夷犹。 诗联远屿清千仞,帆趁长风迅万牛。 廿载江河添客念,一官升斗减贫忧。 他年行李惟图籍,闾巷人谁迓邺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夷犹:从容不迫。
  • :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为八尺。
  • 廿:二十。
  • 升斗:比喻微薄的俸禄。
  • 闾巷:指乡里,民间。
  • 邺侯:指唐代李泌,因其封邺侯,此处代指高官显贵。

翻译

记得往昔,云彩飘移,柳树映衬着渡口的舟船,客人离去后,茶炉旁的我自在从容。诗句与远方的岛屿相连,清新高远,仿佛千仞之高;帆船借助长风,迅速前行,力量之大,如同万牛奔腾。二十年的江河生涯增添了旅人的思念,一官半职的微薄俸禄减轻了贫困的忧虑。将来有一天,行囊中只有书籍,乡里的人们又有谁会迎接像邺侯那样的高官呢?

赏析

这首作品回忆了往昔的旅行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中通过描绘云移柳渡、茶炉客去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从容的氛围。后联则通过对比廿载江河生涯与一官升斗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结尾处,诗人以行李中只有图籍的设想,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淡泊与超脱,同时也流露出对乡里人情的深深眷恋。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