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从子:侄子。
- 旻:mín,人名。
- 东郭:东边的外城。
- 佳阜:美好的山丘。
- 西风:秋风。
- 息战尘:停止战争的尘埃,指战争结束。
- 故家:旧时的家园。
- 丘陇:坟墓。
- 经乱:经过战乱。
- 树为薪:树木被砍伐作为柴火。
- 羁人:旅居在外的人。
- 霜寒:寒冷的霜。
- 节序新:时节更替。
- 拜扫:祭拜扫墓。
- 怅望:惆怅地望着。
- 沾巾:泪水沾湿了手巾。
翻译
东边的外城有许多美丽的山丘,秋风已经吹散了战争的尘埃。 旧时的家园和祖先的坟墓还在,但经过战乱,树木已被砍伐作为柴火。 岁月流逝,我这旅居在外的人离家乡越来越远,寒冷的霜和时节的更替带来了新的感受。 我无法亲自去祭拜扫墓,只能惆怅地望着远方,泪水沾湿了手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后家乡的荒凉景象,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诗中,“东郭多佳阜,西风息战尘”以对比手法,既展现了家乡曾经的美丽,又暗示了战争的残酷。“故家丘陇在,经乱树为薪”则进一步以家园和祖先坟墓的荒废,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家乡的怀念。后两句“岁久羁人远,霜寒节序新。无由亲拜扫,怅望泪沾巾”则抒发了诗人因长期漂泊在外,无法回家祭拜的悲痛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无法归去的无奈,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