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溪行

云溪一道绕村流,密树疏篁夹岸幽。 傍分沟洫膏农亩,曲引江潮鉴画楼。 溪上衣冠数百家,家家园圃种桃花。 因风忽散千丛锦,映水时窥一片霞。 别筑溪亭临水住,粉壁朱窗小桥渡。 钓艇谩劳渔父寻,花堤似入仙源路。 日出烟皋农务繁,风清竹下桔槔喧。 耕凿但知尧日月,居人能说汉乾坤。 本藉桑麻为世业,更传经史与儿孙。 处处书声连薜荔,年年生事满田园。 鱼跃芹池新浪活,燕巢水槛旧坭乾。 灌芝浇桂随宜汲,泛月流云自有源。 别溪多年今又去,溪水留君君不驻。 嬥嬥干旄村里出,填填车马溪前度。 老稚牵衣劝莫行,溪田数亩好春耕。 回看社外桑榆景,转念溪边花鸟情。 行人不语步迟迟,富贵逼人诚有之。 殷勤为扫溪头石,待我功成理钓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huáng):竹林,竹子。
  • (xù):田间的水沟。
  • (gāo):滋润。
  • (jiàn):映照。
  • (gāo):水边的高地。
  • 桔槔 (jié gāo):古代的一种汲水工具。
  • 尧日月:比喻太平盛世。
  • 乾坤 (qián kūn):天地,比喻国家。
  • 薜荔 (bì lì):一种植物,常绿藤本。
  • 芹池:指水中的芹菜。
  • (zhī):灵芝,一种药用真菌。
  • 钓丝:钓鱼的线。

翻译

一条云雾缭绕的小溪环绕着村庄流淌,溪边密布的树木和稀疏的竹林夹岸,显得幽静。溪水分流进入田间的水沟,滋润着农地,曲折地引导江潮,映照着画楼。溪边的居民有数百家,家家户户的园圃都种满了桃花。风一吹,桃花如千丛锦缎般散开,映照在水面上,像是一片片霞光。

在溪边建了一座临水的亭子,粉墙红窗,小桥横渡。虽然有钓鱼的小艇,但渔父不必特意寻找,花堤就像进入了仙境之路。日出时,水边的高地上农事繁忙,风清时,竹林下的桔槔声喧闹。耕作和汲水只知道这是太平盛世,居民们能讲述国家的历史。

这里的人们以种植桑麻为生,更传承经史给儿孙。处处可以听到读书声,连着薜荔,每年的农事繁忙遍布田园。鱼在芹菜池中跃动,燕子在水槛的旧巢中。无论是灌溉灵芝还是浇灌桂树,都随宜汲取,月光和云彩自然流动,自有源头。

多年后,我又离开这条溪,溪水留不住我。村里出现了飘扬的旗帜,溪前有车马经过。老人和孩子们牵着衣服劝我不要走,溪边的几亩田地正适合春耕。回头看社外的桑榆景色,转念想到溪边的花鸟情。

行人不语,步履缓慢,富贵确实逼人。我殷勤地扫去溪头的石头,等待我功成后回来理钓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溪边村庄的自然风光和居民的日常生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云溪”、“疏篁”、“桃花”等,构建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田园世界。同时,诗人通过对农事、读书声的描写,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在功成名就之后,能够回到这片宁静的溪边,享受钓鱼的乐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