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岳

千峰上云气,云气日驰骛。 漠漠生岩林,霏霏网窗户。 忽飘如散绵,倏聚若团絮。 聚散少定踪,昏晓有常度。 须臾变岩壑,俄顷殊苍素。 四时但积阴,终日兴霪雾。 霪雾少开霁,积阴多寒冱。 清明实阳德,离照岂恒虑。 侧闻夏秋交,旱熯伤农扈。 泰岱虽肤寸,终朝成甘澍。 愿一见祝融,陈言问其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驰骛(chí wù):奔驰,迅速移动。
  • 漠漠:形容云雾密布的样子。
  • 霏霏:形容细雨或云雾密集的样子。
  • (shū):突然,迅速。
  • 须臾:片刻,一会儿。
  • 俄顷:一会儿,短暂的时间。
  • 苍素:苍白,指景色的变化。
  • 霪雾:连绵不断的雾气。
  • 开霁:天气放晴。
  • 寒冱(hù):寒冷凝结。
  • 阳德:指阳光的温暖和明亮。
  • 离照:阳光的照射。
  • 旱熯(hàn rán):干旱。
  • 农扈:农民。
  • 肤寸:形容极小的面积。
  • 甘澍(shù):及时的雨。
  • 祝融:古代神话中的火神,此处可能指南岳的守护神。

翻译

千峰之上云气缭绕,云气每日迅速移动。 云雾密布在岩林间,细雨密集地覆盖着窗户。 忽然间云雾像散开的绵絮,迅速聚集又如团团棉絮。 云雾聚集分散少有定踪,昏晓之间有其常态。 片刻间山岩沟壑变幻,短暂时刻景色苍白。 四季中阴云密布,终日里雾气连绵。 连绵的雾气偶尔放晴,积聚的阴云多带来寒冷凝结。 清明时节阳光温暖明亮,阳光的照射并非恒常考虑。 听说夏秋交替时,干旱伤害了农民。 泰山虽小,却能带来及时的雨。 愿一见南岳的守护神,陈述言辞询问其缘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南岳山中云雾变幻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壮美。诗中,“千峰上云气”等句生动勾勒了山中云雾的动态,而“聚散少定踪”等句则表达了云雾无常的特性。后文通过对天气变化的描写,隐含了对农民生计的关切,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探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