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登凤凰台献歌奉进时岁丙午剪除群凶殆尽喜而有作

· 陶安
已捣狐兔窟,重登凤凰台。凤凰台上圣人作,净扫六合无纤埃。 白日出,青天开。烟霏无留痕,旷荡尽九垓。但见紫金之山高崔巍,长江万里奔驶朝宗来。 朝宗来,皇图恢。握乾镇坤,妙斡璇枢回。大哉造化仁,浡浡雨露滋。 枯槁总苏醒,烝黎乐雍熙。乐雍熙,咸梯航。圣人升大宝,端冕莅四方,神基永固天同长。 地同久,天同长,圣人万寿延无疆,高台览德来凤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合:指天地四方,即整个世界。
  • 纤埃:微小的尘埃。
  • 烟霏:烟雾弥漫的样子。
  • 旷荡:空旷辽阔。
  • 九垓:指九州之地,即整个中国。
  • 崔巍: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 朝宗:指诸侯朝见天子,这里比喻长江流向东海。
  • 皇图:指帝王的版图或宏伟的计划。
  • 乾:指天。
  • 坤:指地。
  • 璇枢:指北斗星,比喻国家的政权。
  • 浡浡:形容水流汹涌。
  • 烝黎:指百姓。
  • 梯航:比喻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 大宝:指帝位。
  • 端冕:指正装,这里指皇帝的礼服。
  • 神基:指国家的根本。
  • 烝黎:百姓。

翻译

已经捣毁了狐兔的巢穴,再次登上凤凰台。凤凰台上,圣人兴起,彻底清扫了整个世界,没有一丝尘埃。 白日升起,青天展开。烟雾消散无痕,空旷辽阔,覆盖了整个中国。只见紫金山高耸险峻,长江万里奔流,向着东海汇聚。 长江汇聚,帝国的版图扩展。掌握天地,巧妙地转动政权。伟大的造化之仁,汹涌的雨露滋养。 枯槁的万物都复苏,百姓在和平繁荣中快乐。在和平繁荣中,人们都走向正确的道路。圣人登上至高无上的位置,穿着正装统治四方,国家的根本永远稳固,与天地同长。 地久天长,圣人的寿命无限延长,高台之上,凤凰来访,象征着德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初的盛世景象,通过凤凰台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喜悦和对圣明君主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宏大的语言,如“紫金之山高崔巍”、“长江万里奔驶朝宗来”,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国家的强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对和平繁荣的向往和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祝愿,如“烝黎乐雍熙”、“神基永固天同长”。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热烈,是对明朝初期国力强盛和政治清明的美好颂歌。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