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苏守义妻齐氏
幽燕之南,晋赵之疆。
刀锄剑樵,其人劲强。
安平故邑,村有新庄。
懿彼贞女,曰齐之姜。
来嫔于苏,功容并良。
孝周舅姑,礼谨闺房。
夫遘危疾,永诀在床。
谓汝改适,怜其早孀。
齐沥丹诚,执心孔刚。
誓无辱身,宁甘自戕。
夫目遄暝,妾命乃长。
胡能独生?
曷若偕亡?
金石可朽,言弗忍忘。
冈陵可移,义弗忍伤。
九原当见,以死自明。
永谢膏沐,魂离室堂。
欲拯何及?
举族悲惶。
行高千古,事昭一乡。
守宰嘉叹,宪使荐扬。
旌命自天,门闾有光。
断鼻执义,夏侯德彰。
剔目示信,房卢性臧。
谁能捐躯,同穴而藏?
恒山郁苍,厥高莫量。
烈烈令闻,能与之京?
张侯戾学,称善洋洋。
激励孝忠,增重纲常。
作此雅歌,亘久弥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燕:指古代的幽州和燕国,今河北一带。
- 晋赵:指古代的晋国和赵国,今山西、河北一带。
- 刀锄剑樵:形容当地人民勇武刚强,以农具和武器为生。
- 安平:地名,今河北省安平县。
- 懿:美好。
- 嫔:嫁。
- 舅姑:丈夫的父母。
- 遘:遭遇。
- 永诀:永别。
- 沥:滴。
- 丹诚:赤诚的心。
- 执心:坚定的心志。
- 自戕:自杀。
- 遄暝:迅速闭眼,指死亡。
- 曷若:何如。
- 偕亡:一同死亡。
- 九原:指墓地。
- 膏沐:指化妆。
- 门闾:家门。
- 断鼻:指夏侯氏的典故,表示坚守贞节。
- 剔目:指房玄龄的妻子卢氏的典故,表示忠诚。
- 同穴:同葬一墓。
- 恒山:山名,在今河北省。
- 令闻:美好的名声。
- 张侯:指张良,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 戾学:指张良的学识。
- 纲常:指社会伦理道德。
翻译
在幽燕之南,晋赵之地,人民勇武刚强,以农具和武器为生。安平县的一个村庄里,有一位美好的女子,名叫齐姜,她嫁给了苏家。她既贤惠又美丽,孝顺丈夫的父母,行为谨慎守礼。然而,她的丈夫不幸患了重病,临终前躺在床上与她永别。他担心她年轻守寡,劝她改嫁。但齐姜滴下赤诚的泪水,她的心志坚定无比,誓言不辱没自己的身份,宁愿选择自杀。丈夫闭眼去世,她的生命却得以延续。她怎能独自生存?何不如一同死去?金石虽可朽,但她的誓言永不忘。山陵可移,但她的义气永不改变。她相信在墓地中,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从此不再化妆,灵魂离开了家堂。想要拯救已来不及,全族人都感到悲痛和惶恐。她的行为高尚千古,事迹昭示一方。地方官员赞叹,上级官员推荐表扬。天上的旌旗和命令,使她的家门光彩照人。她的行为如同夏侯氏断鼻坚守贞节,卢氏剔目表示忠诚。谁能像她一样,选择与丈夫同葬一墓?恒山郁郁苍苍,其高不可量。她的美好名声,谁能与之相比?张良的学识,称赞之声洋洋洒洒。她的行为激励了孝道和忠诚,增强了社会的伦理道德。这首雅歌,将永远流传,芳香四溢。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齐姜的贞节和忠诚,通过详细描述她的行为和选择,展现了她高尚的品德和对丈夫的深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如“断鼻”、“剔目”等,增强了表达的力度和深度。同时,通过对齐姜行为的描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妇女贞节的高度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传统美德的颂扬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