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汤子允

· 陶安
故家积德经几世,此老享年逾七旬。 先向蒲塘卜风水,免看淮境动烟尘。 雨窗竹石存遗迹,月馆琴书付后人。 不见瘦筇扶鹤骨,市桥杨柳亦伤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ú):超过。
  • 卜风水 (bǔ fēngshuǐ):通过占卜来选择吉利的墓地位置。
  • 淮境 (huái jìng):淮河流域的地区。
  • 烟尘 (yān chén):战乱或动荡的景象。
  • (qióng):一种竹子,这里指用筇竹制成的手杖。
  • 鹤骨 (hè gǔ):形容老人瘦削的身体,比喻长寿。

翻译

这位老先生来自积德之家,历经几代,享年超过七十岁。他先前通过占卜选定了吉利的墓地,避免了看到淮河流域动荡的烟尘。在雨天的窗前,竹石之间留下了他的遗迹;月光下的琴书,则传给了后人。如今不见他那瘦削的身影,拄着筇竹手杖,市桥边的杨柳也似乎为此伤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汤子允先生的深切怀念和敬仰。诗中,“故家积德经几世”一句,既赞扬了汤子允家族的德行,也暗示了他个人的品德高尚。通过“卜风水”和“免看淮境动烟尘”的对比,诗人描绘了汤子允先生生前对家族和后代的深远考虑。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场景,如“雨窗竹石”和“月馆琴书”,来展现汤子允先生的文化遗风和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结尾的“不见瘦筇扶鹤骨,市桥杨柳亦伤神”则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和不舍,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