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赵中宪观妓诗来和寄

榆荚风轻叶点池,采春弦管任穿篱。 娇歌紫燕调新舌,纤舞夭桃妒滟肌。 矍铄将军犹挂齿,风流京兆漫谈眉。 细听玉柱传心事,更觉鱼书约会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榆荚(yú jiá):榆树的果实,形似钱币,又称榆钱。
  • 采春:指春天的娱乐活动。
  • 弦管: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
  • 紫燕:指歌女。
  • 新舌:比喻歌女唱新歌。
  • 纤舞:轻盈的舞蹈。
  • 夭桃:比喻年轻美丽的女子。
  • 妒滟肌:嫉妒艳丽的肌肤。
  • 矍铄(jué shuò):形容老年人精神健旺。
  • 挂齿:提及,挂在嘴边。
  • 风流:指文雅、有才情。
  • 京兆:古代官名,这里指有才情的人。
  • 谈眉:谈论眉毛,古代有“眉目传情”的说法。
  • 玉柱:指琴弦,比喻音乐。
  • 鱼书:书信的别称。
  • 约会迟:约会迟到。

翻译

榆树的果实随风轻轻飘落,叶子点缀着池塘,春天的弦管音乐随意穿过篱笆。歌女唱着新歌,声音婉转如紫燕,轻盈的舞蹈让年轻的女子都嫉妒她艳丽的肌肤。精神矍铄的将军还在谈论,有才情的京兆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谈论眉毛。细听那琴弦传来的心事,更觉得书信中的约会来得太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一场歌舞宴会的场景,通过“榆荚风轻”、“采春弦管”等意象,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诗中“紫燕调新舌”、“纤舞夭桃妒滟肌”生动地描绘了歌女的歌声和舞姿,以及周围人的反应。后两句则通过将军和京兆的对比,以及“玉柱传心事”、“鱼书约会迟”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音乐和爱情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明代诗人区元晋的艺术才华。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