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雁

秋风度玉塞,候雁发金微。 才共边尘起,还同关叶飞。 排云声渐众,带月影全稀。 徙倚东南望,江皋何处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经过。
  • 玉塞:指玉门关,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 候雁:指随季节迁徙的雁。
  • 金微:古代西域山名,这里泛指边远地区。
  • 边尘:边疆的尘土,常用来象征战乱。
  • 关叶:关隘附近的落叶。
  • 排云:雁群排列成行,穿越云层。
  • 带月:伴随着月光。
  • 徙倚:徘徊,犹豫不定。
  • 江皋:江边高地。

翻译

秋风轻轻吹过玉门关,候鸟大雁从金微山出发。 它们与边疆的尘土一同升起,又与关隘的落叶一起飞舞。 雁群穿越云层,声音渐渐增多,伴随着月光,身影却变得稀疏。 我徘徊不定,向东南方望去,不知江边的高地何时才能归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风中候雁迁徙的景象,通过“秋风度玉塞,候雁发金微”等句,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雁群的壮丽。诗中“排云声渐众,带月影全稀”巧妙地以声音和影子的变化,表达了雁群远去的情景。结尾的“徙倚东南望,江皋何处归”则抒发了对归途的迷茫与期待,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