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池侍宴应制

沧池漭沆帝城边,殊胜昆明凿汉年。 夹岸旌旗疏辇道,中流箫鼓振楼船。 云峰四起迎宸幄,水树千重入御筵。 宴乐已深鱼藻咏,承恩更欲奏甘泉。
拼音

所属合集

#池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漭沆(mǎng hàng):形容水面广阔无边的样子。
  • 殊胜:特别优美或壮丽。
  • 昆明:指汉武帝时在长安附近开凿的昆明池,用以训练水军。
  • 凿汉年:指汉代,这里借指汉武帝开凿昆明池的时期。
  • 辇道(niǎn dào):古代帝王车驾行走的道路。
  • 箫鼓:古代乐器,箫和鼓,常用于宫廷或军中。
  • 楼船:古代大型战船,也用于宴会等场合。
  • 宸幄(chén wò):帝王的帐幕,代指帝王。
  • 御筵(yù yán):帝王的宴席。
  • 鱼藻:古代一种装饰图案,常用于宫廷器物。
  • 甘泉:指甘泉宫,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宫廷乐曲。

翻译

在帝城边的广阔水面上,景色比汉代昆明池还要优美。两岸旌旗稀疏地排列在辇道上,中流箫鼓声声,振奋着楼船上的宴会。云峰四起,仿佛迎接帝王的帐幕,水边的树木重重叠叠,进入了御筵的视野。宴乐已经深入人心,如同鱼藻般美丽,承蒙恩宠,更想奏响宫廷的甘泉乐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兴庆池举行的盛大宴会场景,通过对比汉代的昆明池,突出了当时景色的殊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漭沆”的水面、“旌旗疏辇道”、“箫鼓振楼船”,以及“云峰四起”和“水树千重”,生动地再现了宴会的盛况和自然景色的壮丽。结尾处提到“鱼藻咏”和“甘泉”,不仅展现了宴乐的深沉,也表达了诗人对帝王恩宠的感激和对宫廷文化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开阔,展现了唐代宫廷诗的典型风格。

韦元旦

唐京兆万年人。擢进士第,累迁左台监察御史。与张易之有姻属,易之败,贬感义尉。凭韦后女弟力,俄迁中书舍人。中宗景龙中,置直学士十二员,象十二月,侍从游宴,元旦与焉。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