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奉和姚元崇相公过楼岩寺诗

岩突金银台,登攀信美哉! 白林丛万壑,珠缀结三台。 应物尽标胜,冥心无去来。 {汞夆/金}明巾铁柱,长欲助盐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岩突:山岩突出。
  • 金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华丽宫殿。
  • 白林:指白雪覆盖的树林。
  • 万壑:形容山谷众多。
  • 珠缀:珍珠般的点缀。
  • 三台: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名,这里可能指高耸的建筑或山峰。
  • 应物:顺应自然。
  • 标胜:标示出美景。
  • 冥心:心境深远,超脱世俗。
  • {汞夆/金}明巾铁柱:此句中的“汞夆”和“金”字可能是错别字或特殊用法,原文难以确切解释,可能指某种金属或器物。
  • 盐梅:古代用于调味的盐和梅,比喻辅助或调和。

翻译

山岩突出,宛如神仙的金银台,登上攀爬,真是美不胜收! 白雪覆盖的树林遍布众多山谷,珍珠般的点缀连接着高耸的三台。 顺应自然,尽显美景,心境深远,超脱世俗,不问去来。 明亮的金属巾和铁柱,长久以来一直想要辅助调和,如同盐梅一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攀山岩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岩突金银台”一句,以神仙居所比喻山岩的壮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后文通过对“白林”、“万壑”、“珠缀”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山景的壮阔与美丽。诗的最后两句,通过“{汞夆/金}明巾铁柱”和“盐梅”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希望长久地辅助和调和,体现了诗人对和谐与辅助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韦元旦

唐京兆万年人。擢进士第,累迁左台监察御史。与张易之有姻属,易之败,贬感义尉。凭韦后女弟力,俄迁中书舍人。中宗景龙中,置直学士十二员,象十二月,侍从游宴,元旦与焉。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