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东军

· 韦庄
四年龙驭守峨嵋,铁马西来步步迟。 五运未教移汉鼎,六韬何必待秦师。 几时鸾凤归丹阙,到处乌鸢从白旗。 独把一樽和泪酒,隔云遥奠武侯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驭(lóng yù):指皇帝的车驾。
  • 峨嵋(é méi):山名,位于今四川省峨眉山市。
  • 五运:指五行(金、木、水、火、土)的运行,这里比喻国家的命运。
  • 汉鼎:指汉朝的政权。
  • 六韬:古代兵书,这里指军事策略。
  • 秦师:秦朝的军队。
  • 鸾凤:传说中的神鸟,比喻贤良之人。
  • 丹阙:指皇宫。
  • 乌鸢(wū yuān):乌鸦和鹰,这里比喻不祥之物。
  • 白旗:战败或投降的标志。
  • 武侯祠:纪念诸葛亮的祠堂,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

翻译

四年来皇帝的车驾守在峨嵋,铁马从西边来却步步迟缓。 国家的命运并未因汉朝政权的更迭而改变,军事策略何必要等到秦朝的军队来实施。 何时贤良之人能回到皇宫,到处都是不祥之物随着投降的标志。 独自拿着一杯和泪的酒,隔着云远远地祭奠武侯祠。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贤良之士的期盼。诗中“龙驭守峨嵋”与“铁马西来步步迟”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国家的困境和军队的无力。后两句则通过对“五运”和“六韬”的提及,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军事策略的深刻思考。结尾的“独把一樽和泪酒,隔云遥奠武侯祠”则抒发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韦庄

韦庄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政治家,诗人。广明元年(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以后,与弟妹失散,浪迹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写有长篇歌行《秦妇吟》。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进士,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乾宁四年(897年),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聘用他为判官。在四川时为王建掌书记,蜀开国制度皆庄所定,官至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武成三年(910年)八月,卒于成都花林坊。葬白沙之阳。谥文靖。 ► 3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