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落花

· 韦庄
一夜霏微露湿烟,晓来和泪丧婵娟。 不随残雪埋芳草,尽逐香风上舞筵。 西子去时遗笑靥,谢娥行处落金钿。 飘红堕白堪惆怅,少别秾华又隔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霏微:形容雾气、细雨等很细微、迷蒙的样子。
  • 婵娟:这里喻指落花,也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好姿态 。
  • 香风:带着花香的风,也暗示欢快的氛围。
  • 舞筵:跳舞的筵席,即热闹欢乐的场合。
  • 西子: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
  • 笑靥(yè):酒窝儿,这里借指西施美丽的笑容。
  • 谢娥:本指晋代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后世泛指美丽的女子,这里借指落花。
  • 金钿(diàn):用金翠珠宝制成的花朵形首饰。
  • 秾华:繁盛的花朵,也指美好的青春年华 。

翻译

经过一夜如雾般的细雨,露水湿润得仿佛蒙上一层薄烟,清晨袭来,落花带着哀愁的气息,如同美人含泪般消逝了它的美丽姿态。 它不愿意随着残雪一起掩埋在芳草之中,而是全都追逐着那带着花香的风,飘落到华美的舞筵之上。 就如同西子离去时留下动人的笑容,又好似谢娥行走过的地方遗落了金钿。 那鲜红的花瓣飘洒,洁白的花朵坠落,真让人满心惆怅,只是与这繁盛的花朵短暂分别,却又要间隔一年才能再次相见。

赏析

这首诗以落花为主题,描绘了落花的凄美姿态和诗人对其的感叹。开篇通过“一夜霏微露湿烟”营造出一种朦胧凄清的氛围,“晓来和泪丧婵娟”将落花比作流泪哀伤的美人,赋予落花以人的情感,生动地表现出落花凋零的凄美。颔联通过“不随残雪埋芳草,尽逐香风上舞筵”,用对比的手法,写出落花不愿与残雪、芳草同归湮灭,而是飞向热闹的舞筵的姿态,让人看到了落花不甘平凡消逝,渴望展现自身风采的一面 。颈联以西施和谢娥作比,用西施的笑靥和谢娥的金钿来象征落花曾经的美丽与光彩,进一步强化了落花的绮丽身姿和美好形象。尾联则直抒胸臆,“飘红堕白堪惆怅,少别秾华又隔年”,诗人看到落花飘零,不禁产生惆怅之感,感叹与繁花的短暂分别却要等待漫长的一年,既表达了对落花消逝的惋惜,也借花落的变化,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美好短暂的感慨。整首诗用词华丽,意境优美,借落花寄托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艺术感染力强。

韦庄

韦庄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政治家,诗人。广明元年(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以后,与弟妹失散,浪迹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写有长篇歌行《秦妇吟》。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进士,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乾宁四年(897年),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聘用他为判官。在四川时为王建掌书记,蜀开国制度皆庄所定,官至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武成三年(910年)八月,卒于成都花林坊。葬白沙之阳。谥文靖。 ► 3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