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道中寄友生

烟树绿微微,春流浸竹扉。 短蓑携稚去,孤艇载鱼归。 海俗芦编室,村娃练束衣。 旧栽奴橘老,新刈女桑肥。 锦鲤冲风掷,丝禽掠浪飞。 短亭幽径入,陈庙数峰围。 地废金牛暗,陵荒石兽稀。 思君同一望,帆上怨馀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短蓑(duǎn suō):短小的蓑衣,用以遮雨。
  • 孤艇:孤单的小船。
  • 芦编室:用芦苇编织的房屋。
  • 练束衣:练习时穿的简朴衣服。
  • 奴橘:指栽培的橘树。
  • 女桑:指栽培的桑树,用于养蚕。
  • 锦鲤:色彩斑斓的鲤鱼。
  • 丝禽:指水鸟。
  • 短亭:短小的亭子。
  • 陈庙:陈旧的庙宇。
  • 金牛:指古代传说中的金牛,这里可能指废墟中的石雕或金属制品。
  • 石兽:石雕的动物像。
  • 馀晖:夕阳的余晖。

翻译

春天的树木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中,绿意微微,春水浸润着竹门。短小的蓑衣下,有人带着孩子去劳作,孤单的小船载着捕获的鱼儿归来。海边的人们用芦苇编织房屋,村里的孩子们穿着简朴的练习服。以前种下的橘树已经老去,新收割的桑树茂盛肥美。色彩斑斓的鲤鱼在风中跳跃,水鸟在浪花中飞掠。短小的亭子和幽静的小径通向深处,陈旧的庙宇被数座山峰环绕。废弃的土地上,金牛的传说已黯淡无光,荒凉的陵墓旁,石雕的动物像稀少。思念着你,我们曾一同远望,如今船上的人却怨恨着夕阳的余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田园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中“短蓑携稚去,孤艇载鱼归”等句,展现了农民劳作的日常,而“海俗芦编室,村娃练束衣”则进一步以地方特色和儿童形象增添了诗意。后半部分通过对废墟和荒凉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变迁的感慨,最终以“思君同一望,帆上怨馀晖”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陆龟蒙对田园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友情的珍视。

陆龟蒙

陆龟蒙

陆龟蒙,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