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良牧:贤良的地方官。
- 下车:指官员初到任。
- 饮冰:形容心境清冷、廉洁自持。
- 汲引:引导,引申为启发、教导。
- 鉴物:照见事物,比喻明察事理。
- 色洞:色彩深邃,比喻深邃的智慧或洞察力。
- 含虚:包含虚空,比喻深邃、不可测。
- 上善:至善,指最高的美德。
- 中和:中庸之道,指和谐平衡的状态。
- 浃里闾:渗透到邻里之间。
- 济时:救济时世,指在困难时期给予帮助。
- 怀惠:怀有恩惠,指心怀善意。
翻译
高义之人唯有贤良的地方官,深仁之心自他到任便显现。 岂知这凿井之处,仍是饮冰自持之余所留。 此地即是泉源长久之处,人们正开始汲取其初。 水质清澈能够照见事物,色彩深邃每每包含虚空。 至善之德滋养着来往行人,中和之道渗透到邻里之间。 救济时世之泉应未枯竭,怀有恩惠又将如何回报?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一位贤良的地方官,以其高义深仁、廉洁自持的品质,为民众凿井引泉,造福一方。诗中“体清能鉴物,色洞每含虚”形容井水清澈透明,能明察事理,深邃的智慧如同井水般源源不断。结尾“济时应未竭,怀惠复何如”表达了对这位官员持续施惠于民、恩泽长存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仁政的向往和对民众福祉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