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塞下曲:古代乐府诗题,多描写边塞军旅生活。
- 芳树:指开花的树。
- 蜂不窥:蜜蜂不再来访,比喻花已凋谢。
- 梁上泥:指屋梁上的泥土,比喻家中的空寂。
- 秋风始高:秋风开始变得强劲。
- 燕不栖:燕子不再停留,比喻家中的冷清。
- 荡子:指游荡在外的男子,这里特指从军的士兵。
- 蛾眉婵娟:形容女子美丽的眉毛和容貌。
- 守空闺:守着空荡荡的闺房,指女子独守空房。
- 独宿:独自一人过夜。
- 鸟夜啼:夜间鸟儿的啼叫声。
翻译
你难道没看见那开花的树枝,春天花儿落尽连蜜蜂都不再光顾。你难道没看见那屋梁上的泥土,秋风一吹燕子也不再停留。 游荡在外的男子去从军征战,美丽的女子只能守着空荡荡的闺房。独自一人过夜自然会落下泪水,更何况还时常听到夜间的鸟儿啼叫。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景象和人间情感,表达了边塞士兵与家中女子的相思之苦。诗中“芳树”与“梁上泥”的对比,象征着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家中的冷清与士兵的征战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后两句直接抒发了女子独守空房的孤寂与士兵征战在外的艰辛,以及他们共同感受到的深深的思念与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高适边塞诗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