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太庙斋宫

· 高启
乌散庙堧空,清香肃赪宫。 太常斋禁密,列祖享仪崇。 井叩铜瓶月,墀鸣玉佩风。 听钟候车驾,庭燎已烔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庙堧(miào ruán):庙宇的边缘。
  • 赪宫(chēng gōng):红色的宫殿,这里指太庙。
  • 太常:古代官名,掌管宗庙礼仪。
  • 斋禁:斋戒期间的禁令。
  • 列祖:历代祖先。
  • 享仪:祭祀的仪式。
  • (chí):台阶上的空地,也指台阶。
  • 玉佩:古代贵族佩戴的玉制装饰品。
  • 庭燎(tíng liáo):庭院中用来照明的火炬。
  • 烔烔(tóng tóng):形容火光旺盛。

翻译

乌鸦散去,庙宇边缘空旷,庙内清香弥漫,红色的宫殿庄严肃穆。太常官在斋戒期间严守禁令,历代祖先的祭祀仪式显得格外崇高。铜瓶敲击声中,月光洒在井边,玉佩随着风声在台阶上鸣响。倾听钟声,等待车驾的到来,庭院中的火炬已经燃烧得旺盛明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夜晚在太庙斋宫的场景,通过乌鸦的散去、庙宇的空旷、清香的弥漫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诗中“太常斋禁密,列祖享仪崇”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对祭祀仪式的重视。结尾的“庭燎已烔烔”则通过火光的旺盛,象征着祭祀活动的隆重和神圣。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和对传统礼仪的维护。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