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将墓

· 高启
干将善铸剑,剑成终杀身。 吴伯亦遂亡,神物岂不神。 始知服诸侯,威武不及仁。 徒劳冶金铁,精光动星辰。 莫邪应同埋,荒草千古春。 青蛇冢间出,犹欲恐耕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干将:古代著名的铸剑师,相传为春秋时期吴国人。
  • 吴伯:指吴王阖闾,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
  • 神物:指干将铸造的剑,因其锋利无比,被视为神物。
  • 服诸侯:使诸侯臣服。
  • 威武:武力强大。
  • :仁德,指以德服人。
  • 徒劳:白费,无用。
  • 精光:指剑的光芒。
  • 星辰:星星的总称。
  • 莫邪:干将的妻子,也是一位铸剑师,传说中与干将一同铸造了名剑。
  • :坟墓。
  • 耕人:农民。

翻译

干将擅长铸剑,剑铸成后却因此丧命。 吴王阖闾也因此而亡,这样的神剑难道不神奇吗? 由此可知,仅凭武力使诸侯臣服,其威力远不及仁德。 白白地冶炼金铁,剑的光芒虽能动摇星辰。 莫邪应当与干将一同埋葬,荒草中他们的墓地千古长存。 青蛇从坟间出现,仍想要恐吓耕作的农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干将铸剑的故事,反映了武力与仁德的对比。诗中,“剑成终杀身”一句,既表达了干将因剑而死的悲剧,也暗示了武力的双刃剑性质。后文“威武不及仁”更是直接点明了主题,即武力虽能一时使人臣服,但长远来看,仁德才是真正能够赢得人心的力量。诗的最后,通过“青蛇冢间出”的描写,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使得整首诗在叙述历史的同时,也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