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约和同会邓太守

· 区越
酒满清樽菊破霜,小春回首见秋光。 并生兰畹餐英尽,移入松轩话柄长。 韩潞衣冠倾洛社,皋夔黼黻绣虞裳。 江山岁晚空蓑笠,谁画渔樵共一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社约:指诗社的约定。
  • 和同:和谐一致。
  • 邓太守:指邓姓的太守,太守是古代官职,相当于现代的市长或县长。
  • 清樽:清洁的酒杯,代指美酒。
  • 菊破霜:菊花在霜降后依然盛开,形容菊花的坚韧。
  • 小春:指农历十月,因天气有时回暖如春,故称小春。
  • 秋光:秋天的景色。
  • 兰畹:兰花盛开的地方。
  • 餐英:指品尝菊花,古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
  • 松轩:松树下的亭子或房间。
  • 话柄长:指谈话的话题很多,持续时间长。
  • 韩潞衣冠:指韩愈和潞公,两人都是文学家,此处比喻文人雅士。
  • 洛社:洛阳的文学社团,此处泛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 皋夔黼黻:皋陶和夔,古代的贤臣,黼黻是古代礼服上的图案,此处比喻文采斐然。
  • 绣虞裳:绣有虞舜时代图案的衣裳,比喻文采或才华。
  • 空蓑笠:指空有渔夫的装束,没有实际去捕鱼。
  • 渔樵:渔夫和樵夫,此处泛指隐居生活。

翻译

美酒满杯,菊花在霜降后依然盛开,我回首望去,只见小春时节的秋光。兰花在盛开的地方,我们品尝着菊花,将这美景移入松树下的亭子,谈论的话题绵延不绝。韩愈和潞公的衣冠,仿佛倾倒了洛阳的文学社团,皋陶和夔的文采,如同绣有虞舜时代图案的衣裳。岁月将晚,我空有渔夫的装束,却未曾真正去捕鱼,谁能画出渔夫和樵夫共聚一堂的景象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小春时节与友人共饮菊花酒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文人雅集的向往。诗中“酒满清樽菊破霜”一句,既表现了菊花的坚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后文通过对文人雅士的比喻,表达了对文采斐然、才华横溢的向往。结尾的“空蓑笠”和“渔樵共一堂”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憧憬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感悟。

区越

区越,参校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四年刻《乡贤区西屏集》(简称万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简称民国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