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学退斋林公致祭令先翁西麓公于名宦祠承示佳章依韵奉和
庙木偏承晓露凉,孤高风韵自能长。
人贤到处英灵在,情至感时怀抱伤。
岂以佳城悲隔绝,信于明德奠馨香。
试将名教权轻重,已为吾人布肾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督学:古代负责监督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官员。
- 退斋:指官员退休后居住的地方。
- 林公:人名,可能是指林姓的官员。
- 致祭:举行祭祀仪式。
- 先翁:对已故父亲的尊称。
- 西麓公:对已故父亲的尊称,可能是指林公的父亲。
- 名宦祠:供奉有功名或官职的先人的祠堂。
- 依韵奉和:依照原诗的韵脚创作和诗。
- 庙木:指祠堂中的树木。
- 孤高:孤傲高洁。
- 风韵:风采韵味。
- 英灵:指已故的英勇或有才德的人。
- 怀抱伤:内心感到悲伤。
- 佳城:美好的城池,这里可能指先人的墓地。
- 明德:高尚的品德。
- 奠馨香:进行祭祀,献上香火。
- 名教:指儒家思想和教育。
- 权轻重:衡量轻重。
- 布肾肠:表达深切的情感。
翻译
祠堂中的树木在清晨的露水中显得格外清凉,它们孤傲高洁的风采韵味自然能够长久。 那些贤德之人在任何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英灵,当情感深至时,内心不免感到悲伤。 并非因为美好的墓地而感到悲伤,而是因为对先人高尚品德的敬仰而献上香火。 试问在儒家思想和教育中,我们应当如何衡量轻重,我已经为你们表达了深切的情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已故先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祠堂中的树木和英灵的存在,强调了先人的品德和影响。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墓地的悲伤和高尚品德的敬仰,表达了作者对先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儒家思想的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先人的敬仰和对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