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登望

· 陆深
江流何渺渺,孤帆澹秋晖。 遥知三山近,复送百川归。 蜃楼横碧落,龙湫临翠微。 徘徊那可极,返照上人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渺渺:miǎo miǎo,形容水流遥远的样子。
  • 孤帆:单独的船帆,常用来比喻孤独的旅行者。
  • :dàn,平静、安静的样子。
  • 秋晖:秋天的阳光。
  • 三山:神话中的三座仙山,这里可能指远方的山峰。
  • 蜃楼:shèn lóu,海市蜃楼,指因光线折射而产生的虚幻景象。
  • 碧落:天空。
  • 龙湫:lóng qiū,指瀑布或深潭。
  • 翠微:cuì wēi,山色青翠的样子。
  • 徘徊:pái huái,来回走动,犹豫不决。
  • 返照:夕阳的余晖。

翻译

江水流得多么遥远,一叶孤帆在秋日的阳光下静静航行。 远远地知道三座山峰已经近在眼前,却又目送着百川汇入大海。 海市蜃楼般的景象横亘在天际,瀑布似龙湫般临近青翠的山色。 我在这里徘徊,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尽头,夕阳的余晖已经照在了我的衣襟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上远望的景象,通过“孤帆”、“秋晖”等意象表达了孤独与宁静的情感。诗中“三山近”与“百川归”形成对比,展现了远方的期待与离别的哀愁。后两句通过对“蜃楼”、“龙湫”的描绘,增添了神秘与壮丽的色彩,而“徘徊”与“返照”则传达了诗人对旅途无尽头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旅途的深思。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