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秉烛夜游图
华亭楼头日初堕,紫衣催上宫门锁。大家今夕燕西园,高爇银盘百枝火。
海棠欲睡不得成,红妆照见殊分明。满庭紫焰作春雾,不知有月空中行。
新谱《霓裳》试初按,内使频呼烧烛换。知更宫女报铜签,歌舞休催夜方半。
共言醉饮终此宵,明日且免群臣朝。只忧风露渐欲冷,妃子衣薄愁成娇。
琵琶羯鼓相追续,白日君心欢不足。此时何暇化光明,去照逃亡小家屋。
姑苏台上长夜歌,江都宫里飞萤多。一般行乐未知极,烽火忽至将如何。
可怜蜀道归来客,南内凄凉头尽白。孤灯不照返魂人,梧桐夜雨秋萧瑟。
拼音
名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亭楼:指宫中的楼阁。
- 日初堕:太阳刚刚落下。
- 紫衣:指宦官,因其常穿紫色衣服。
- 大家:指皇帝。
- 燕西园:在西园举行宴会。
- 爇(ruò):点燃。
- 银盘:指银制的烛台。
- 海棠:此处比喻美人。
- 红妆:女子的盛装。
- 紫焰:指烛光。
- 《霓裳》:古代著名的舞蹈。
- 按:演奏。
- 内使:宫中的使者。
- 铜签:古代计时器,用铜制成,报时用。
- 妃子:指皇帝的妃嫔。
- 羯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 追续:连续不断。
- 化光明:指变幻成光明的形象。
- 姑苏台: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游乐之地。
- 江都宫:隋炀帝在江都(今扬州)的宫殿。
- 烽火:战争的信号。
- 南内:指唐玄宗被软禁的地方。
- 返魂人:指死而复生的人。
翻译
华亭楼头的太阳刚刚落下,紫衣宦官催促着上锁宫门。皇帝今晚在西园宴饮,高高地燃起银盘上的百枝蜡烛。 海棠般的美人想要入睡却不成,她的红妆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分明。满庭的烛光如同春雾,让人几乎忘记了月亮在空中行走。 新编的《霓裳》舞蹈初次试演,宫中的使者频频呼唤更换蜡烛。知更的宫女报告铜签的时辰,歌舞不停,夜还未半。 大家都说今夜要醉饮至天明,明日可以免去群臣的朝见。只是担心风露渐冷,妃子的衣裳单薄,愁容满面。 琵琶和羯鼓的音乐接连不断,皇帝的心欢却始终不足。此时哪里有暇去化作光明,照亮逃亡的小家屋。 姑苏台上长夜的歌声,江都宫里萤火虫飞舞。一样的行乐无度,烽火突然到来又将如何。 可怜那从蜀道归来的客人,南内的凄凉让他头发尽白。孤灯不照死而复生的人,梧桐夜雨中,秋意萧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唐明皇夜宴的盛况,以及他内心的空虚和忧虑。诗中通过对烛光、歌舞、妃子等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宫廷的繁华与皇帝的孤独。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比姑苏台和江都宫的行乐,以及烽火忽至的隐忧,暗示了唐明皇晚年的凄凉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