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郑文峰。
- 仁声:指好的名声或政策。
- 青障:绿色的屏障,这里指雨后的青山。
- 三农:指农民,泛指农业、农村、农民。
- 绿蓑:绿色的蓑衣,农民用来遮雨的衣物。
- 䆉稏(bà yà):稻谷的别称。
- 芭蕉:一种植物,叶子宽大,常用来形容雨声。
- 候秋成:等待秋天的收获。
翻译
使君原本的意图是为了澄清政务,却先以仁政之声带来了雨声。 百里之外的青山在雨后显得更加苍翠,农民们舞动着轻便的绿蓑衣。 贪恋地看着稻谷在雨中生长,喜爱听那芭蕉叶上的雨声,坐到天明。 无数的乡愁与时事交织,每当吟咏佳句时,都在等待秋天的丰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后的田园景象,通过“仁声作雨声”巧妙地将政治清明与自然恩泽相结合。诗中“贪看䆉稏行来湿,爱听芭蕉坐到明”生动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沉醉。结尾的“每吟佳句候秋成”则透露出诗人对丰收的期盼和对乡土情感的深切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