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诸葛庙

· 陆深
武侯祠庙已千年,过客何心尽可怜。 百里营留鸣鼓后,两函表上出师前。 江流不转馀滩石,峡锁犹闻哭杜鹃。 自信英雄终有气,风云常护旧山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è):拜见。
  • 诸葛庙:诸葛亮的祠庙,这里特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的武侯祠,用以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
  • 武侯:即诸葛亮,因其封号为武乡侯,故称武侯。
  • 祠庙:供奉祖先或历史名人的庙宇。
  • 过客:过往的行人,这里指前来参观的游客。
  • 可怜:值得同情或令人感慨。
  • 百里营:指诸葛亮在五丈原的军营,因其范围广阔,故称百里营。
  • 鸣鼓:古代军队出征时击鼓以鼓舞士气。
  • 两函表:指诸葛亮在出师前所上的《出师表》,共有前后两篇。
  • 出师:指出征。
  • 江流不转:比喻坚定的意志或立场不会改变。
  • 馀滩石:指江边残留的石头。
  • 峡锁:形容峡谷险要,如同被锁住一般。
  • 哭杜鹃:杜鹃鸟的啼声凄切,常用来比喻哀怨或思乡之情。
  • 有气:有精神,有活力。
  • 风云:比喻时势或英雄的际遇。
  • 旧山川:指历史上的故地。

翻译

武侯的祠庙已经存在了千年,过往的游客们为何都感到如此怜惜。百里之外的军营在鼓声之后留下,两封出师表在出征前呈上。江水依旧流淌,不改变其方向,只剩下岸边的石头,峡谷险要,仿佛还能听到杜鹃的哀鸣。自信英雄的精神永存,风云变幻,依然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武侯祠的描绘,表达了对诸葛亮英雄气概和忠诚精神的敬仰。诗中“江流不转馀滩石”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隐喻了诸葛亮坚定的意志和不变的忠诚。结尾的“风云常护旧山川”则强调了英雄精神的不朽和对历史故地的深情守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与赞美。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