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陵

· 陆深
文皇功业冠吾朝,极目长陵北斗高。 龙虎千重常隐雾,松楸万壑骤闻涛。 礼成寝殿严三献,版署曾孙飨太牢。 浅薄小臣叨法从,夜分端拜拥青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陵: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位于北京昌平区。
  • 文皇:指明成祖朱棣,因其谥号中有“文”字,故称文皇。
  • 功业:指朱棣在位期间的政绩和军事成就。
  • 吾朝:指明朝。
  • 北斗:北斗七星,常用来比喻地位极高。
  • 龙虎:比喻陵墓的气势和守护。
  •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来象征陵墓的庄严和永恒。
  • :波涛声,这里比喻风吹过松楸林的声音。
  • 寝殿:陵墓中的主要建筑,用于祭祀。
  • 三献:古代祭祀时的一种仪式,分为初献、亚献、终献三次献酒。
  • 版署:指官方的祭祀记录。
  • 曾孙:指朱棣的后代。
  • 太牢:古代祭祀时使用的一种祭品,包括牛、羊、猪。
  • 浅薄:自谦之词,表示自己学识或能力不足。
  • 叨法从:谦称自己有幸参与法事。
  • 夜分:夜晚。
  • 端拜:端正地行礼。
  • 青袍:官员的服饰,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官服。

翻译

文皇朱棣的功业在我们明朝是首屈一指的,我站在长陵前,仰望北斗星高悬。陵墓四周龙虎般的气势隐于重重雾中,万壑松楸在风中骤然响起涛声。寝殿中举行着庄严的祭祀仪式,三次献酒,官方记录着曾孙们用太牢祭品进行的祭祀。我这个学识浅薄的小臣有幸参与法事,夜深人静时,我端正地行礼,身着青袍,拥抱着这份荣耀。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长陵的描绘,表达了对明成祖朱棣的敬仰之情。诗中,“文皇功业冠吾朝”一句,直接赞颂了朱棣的伟大成就。后文通过“龙虎千重常隐雾,松楸万壑骤闻涛”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朱棣陵墓的崇高地位。结尾处,作者以自谦之词表达了自己参与祭祀的荣幸,体现了对先祖的尊敬和对职责的忠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明成祖朱棣及其陵墓的深情赞颂。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