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闷中有怀途次儿女

· 陆深
细雨斜风隔市尘,重门深巷怕逢人。 春随久病难为客,老觉虚名苦累身。 何处桃花流水漫,一宵魂梦鬓毛新。 天涯儿女痴心在,寄语家贫未是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隔市尘:远离市井的尘嚣。
  • 重门深巷:指深宅大院,门户重重。
  • 怕逢人:不愿与人交往。
  • 难为客:难以作为客人,指自己身体不好,难以远行。
  • 虚名:指社会上的名声和地位。
  • 苦累身:给身体带来负担。
  • 桃花流水漫:形容春天的景象,桃花盛开,水流潺潺。
  • 一宵魂梦:一夜的梦境。
  • 鬓毛新:指头发斑白,暗示年老。
  • 痴心在:指对儿女的思念和牵挂。
  • 寄语:传达话语。
  • 未是贫:不是真正的贫穷。

翻译

细雨斜风中,我远离了市井的喧嚣,深宅大院里,我害怕与人相遇。春天伴随着久病,我难以远行,老去的我感到虚名只是身体的负担。哪里有桃花盛开,水流潺潺的春景?一夜的梦境后,我的头发更显斑白。我对天涯的儿女们有着深深的思念,告诉他们,尽管家境贫寒,但那并不是真正的贫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病体弱,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对远方儿女的深切思念。诗中“细雨斜风隔市尘”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既有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后句“重门深巷怕逢人”进一步以空间的重重阻隔,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封闭和孤寂。诗的下半部分,通过“桃花流水漫”和“一宵魂梦鬓毛新”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青春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衰老的无奈。最后,诗人通过“寄语家贫未是贫”表达了对儿女的关爱和教诲,即使物质贫乏,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财富。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