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晚眺有感

苍鹰不上钓鱼矶,烟圃香生笋蕨肥。 海势日涵孤屿出,溪声时答片帆归。 白蘋埭堰过春潦,芳芷汀洲恋夕晖。 回首莫淹乡国虑,竹窗谁识故人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川: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区怀年:明代诗人。
  • 苍鹰:一种猛禽。
  • 钓鱼矶:供钓鱼用的岩石或石滩。
  • 烟圃:烟雾缭绕的园地。
  • 笋蕨:竹笋和蕨菜,都是春季的时令蔬菜。
  • 孤屿:孤立的小岛。
  • 溪声:溪流的声音。
  • 片帆:小船的帆。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
  • 埭堰:堤坝。
  • 春潦:春季的洪水。
  • 芳芷:香草名。
  • 汀洲:水中的小洲。
  • 夕晖:夕阳的光辉。
  • 莫淹:不要停留。
  • 乡国虑:对家乡的忧虑。
  • 竹窗:竹制的窗户。
  • 故人违:故人离去。

翻译

苍鹰不飞上钓鱼的岩石,烟雾缭绕的园地里,春笋和蕨菜正肥美。 海面上,日光映照着孤立的小岛,溪流的声音伴随着小船的帆归。 白蘋覆盖的堤坝上,春水泛滥,芳香的芷草在夕阳下依恋着水中的小洲。 回首时,不要让对家乡的忧虑停留太久,谁又能从竹窗中识得故人的离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傍晚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苍鹰、钓鱼矶、烟圃、笋蕨等,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诗中“海势日涵孤屿出,溪声时答片帆归”等句,巧妙地融入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离别的感慨。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忧虑和对故人离去的无奈,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