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戌: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此处具体指哪一年需要根据历史背景确定。
-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
- 南郊:古代帝王在都城南郊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大典。
- 庆成宴:庆祝典礼成功的宴会。
- 乐章:音乐作品的章节,此处指诗歌。
- 万岁乐:诗歌的标题,意为庆祝皇帝万岁的乐章。
- 精禋:精心的祭祀。
- 格昊穹:感动了苍天。格,感动;昊穹,苍天。
- 一大统:指天下统一。
- 四夷来贡:四方边远民族前来朝贡。
- 玉帛:玉器和丝织品,古代作为礼物。
- 文轨同:文化统一。
- 世际昌隆:时代繁荣昌盛。
- 舆人颂:众人歌颂。
翻译
圣明的德行通过精心的祭祀感动了苍天。天下统一,四方边远民族都来朝贡。他们手捧玉器和丝织品,文化统一。时代繁荣昌盛,大家都听到了众人的歌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时期国家统一、文化繁荣的盛况。通过“圣德精禋格昊穹”一句,展现了皇帝的德行和祭祀的庄严,以及这种行为感动天地的力量。诗中“一大统,四夷来贡”直接表达了国家的统一和边远民族的臣服,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大。而“玉帛捧,文轨同”则进一步以物质和文化的统一,象征了国家的繁荣和文化的融合。最后,“世际昌隆,共听舆人颂”则是对这一盛世景象的赞美和歌颂,表达了人民对国家繁荣的喜悦和自豪。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宏大,是对明朝盛世的一种理想化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