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还途中有作

· 陆深
两日出城重作客,一年长至马蹄中。 履霜夜展东陵祀,到海山回万里风。 平望岁华摇御柳,南来王气满珠宫。 何人寒谷能吹律,正见祥云映日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至:指夏至。夏为阳,日照最长,故称。
  • 履霜:踩在霜上。比喻寒冷的天气。
  • 东陵祀:指祭祀东陵,东陵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陵墓或祭祀场所。
  • 到海山回:形容行程遥远,从山到海,再从海回到山。
  • 平望:平视远望。
  • 岁华:年华,时光。
  • 御柳:宫中或御苑中的柳树。
  • 王气:指帝王之气,象征国家的繁荣昌盛。
  • 珠宫:指华丽的宫殿。
  • 寒谷:寒冷的山谷。
  • 吹律:吹奏律管,古代用来定音的乐器。
  • 祥云:吉祥的云彩,常用来象征好运或吉祥。

翻译

两天内再次离城远行,一年中夏至的马蹄声中。 踩着霜露的夜晚,展开对东陵的祭祀,从山到海,再从海回山,经历了万里的风。 平视远望,岁月在御柳间摇曳,南来的帝王之气充满了华丽的宫殿。 有谁能在寒冷的山谷中吹奏律管,正巧见到吉祥的云彩映照着日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和感受,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壮美。诗中“履霜夜展东陵祀”一句,既表达了旅途的寒冷,也隐含了对历史的缅怀。而“到海山回万里风”则生动地描绘了行程的遥远和自然风光的壮阔。后两句通过对宫殿和祥云的描绘,寄托了对国家繁荣和吉祥如意的祝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深刻体验和对国家的深切关怀。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