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调考功作

引疾三上书,微愿不克谐。 徙官复在兹,心迹一何乖。 轩裳日待旦,阊阖凌云排。 入属金马籍,出与群龙偕。 积贱讵有基,履荣诚无阶。 但惜平生节,逾久浸沉埋。 既妨来者途,谁明去矣怀。 鸟迷思故林,水落存旧涯。 唯当寻素业,归卧守荆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徙官:调动官职。
  • 轩裳:古代贵族的车服,这里指高官显贵。
  • 阊阖:神话中的天门,这里指朝廷的大门。
  • 金马籍:指朝廷的官员名册。
  • 群龙:比喻朝廷中的高官。
  • 积贱:长期处于低贱的地位。
  • 履荣:走上荣华富贵的道路。
  • 素业:指清贫的学问或职业。
  • 荆柴:指简陋的居所。

翻译

我三次上书请求因病辞官,但我的微小愿望未能实现。现在又被调回这里,我的内心和行为是多么的不一致。每天都要穿着华贵的衣服,等待着朝见天子,朝廷的大门高耸入云。我被列入朝廷的官员名册,与众多高官一起出入。长期处于低贱的地位,哪有什么根基,走上荣华富贵的道路,实在是没有阶梯。只是可惜我平生的节操,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被埋没。既然妨碍了后来者的道路,谁又能明白我离去的情怀。鸟儿思念着旧时的林子,水落石出,旧时的岸边依然存在。我只能寻找清贫的学问,回去守着简陋的居所。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清贫生活的向往。诗中,“引疾三上书”展现了作者辞官的决心,而“徙官复在兹”则反映了现实的无奈。通过对“轩裳”、“阊阖”等华丽意象的描绘,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疏离。最后,“唯当寻素业,归卧守荆柴”一句,深刻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渴望和对官场繁华的决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士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

高叔嗣

明河南祥符人,字子业。号苏门山人。嘉靖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改吏部。历稽勋郎中。出为山西左参政,断疑狱,人称为神。迁湖广按察使。卒官。少受知李梦阳,与马理、王道切磋文艺。有《苏门集》。 ► 1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