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柑

几树高要峡,场师种不多。 当知诸佛掌,未见此庵罗。 玉滑皮休损,金辛味亦和。 儿女争比况,手爪好谁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佛手柑:一种柑橘类水果,形状奇特,像佛手,故名。
  • 高要峡:地名,可能指广东省高要市的一个峡谷。
  • 场师:种植园的园丁或管理者。
  • 庵罗:古代对佛手的别称。
  • 玉滑:形容佛手柑的果肉细腻光滑。
  • 金辛:指佛手柑的香味,既辛辣又带有金黄色泽。
  • 比况:比喻,比较。
  • 手爪:这里指佛手柑的形状,像手爪。

翻译

几棵树生长在高要峡,园丁种植的数量并不多。 应当知道那些佛手,从未见过这样的庵罗。 果肉细腻光滑,皮不要损伤,金黄辛辣的香味也很和谐。 儿女们争相比喻,谁的手艺能超过这佛手的形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佛手柑的独特之处,通过对比其他佛手,强调了高要峡所产佛手柑的珍稀与独特。诗中“玉滑皮休损,金辛味亦和”巧妙地描述了佛手柑的外观与风味,而“儿女争比况,手爪好谁过”则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对这种水果的喜爱和对其形状的赞美。整体诗意清新,语言简练,表达了对佛手柑的深厚情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