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

沙地多乔木,婆娑数亩阴。 膏含潮汐润,气得水云深。 处处木威树,家家人面林。 山翁重花利,种植最关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婆娑:形容树木枝叶纷披的样子。
  • :这里指树木的汁液。
  • 潮汐:海水因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发生的定时涨落,这里比喻地下的水分。
  • 木威树:一种树名,具体种类不详。
  • 人面林:形容树木茂密,如同人面般密集。
  • 花利:指通过种植花卉或树木获得的利益。

翻译

沙地上生长着许多高大的树木,它们的枝叶纷披,覆盖了数亩的阴凉。树木的汁液富含着地下水分的滋润,它们在深邃的水云之气中生长。到处都是木威树,家家户户周围都是茂密的树林,如同人面般密集。山中的老翁非常重视通过种植花卉或树木获得的利益,他们最关心的是这些植物的种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沙地上树木茂盛的景象,通过“婆娑数亩阴”、“膏含潮汐润”等词句,生动地表现了树木的生机与活力。诗中提到的“木威树”和“人面林”,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的种类和茂密程度。最后,通过山翁对花利的重视,反映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珍视和利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态平衡的关注。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