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代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 秦淮:指南京的秦淮河,是南京的一条著名河流,也是历史文化名河。
- 孟王:可能是指诗中女子的名字或尊称。
- 生辰:生日。
- 关塞:边关要塞,指边疆地区。
- 负戴:古代女子的一种头饰,这里可能指女子。
- 桃叶渡:南京秦淮河上的一个著名渡口,因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在此送别其妾桃叶而得名。
- 海殊回:可能指海上的特殊回旋,或指某种难以回归的情况。
-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代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 妆台:女子化妆的台子。
- 凤台:指女子的住所或高雅之地。
-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 采采:形容梅花的繁盛。
- 汎春杯:泛指春天的酒杯,这里可能是指庆祝生日的酒杯。
翻译
从遥远的边关要塞,我带着你一路相扶相依而来。 因为怜爱这桃叶渡的美景,我们未曾被海上的特殊回旋所困扰。 在你的生日这天,恰逢人日佳节,你依偎在妆台旁,如同倚在凤台之上。 梅花盛开,繁盛无比,我为你频频采摘,以此为子,共饮春日的酒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心爱女子从边关归来,在秦淮河畔庆祝女子生日的情景。诗中通过“桃叶渡”和“海殊回”等意象,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但“妆台倚凤台”和“梅花频采采”则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高洁,以及诗人对她的深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的爱慕与祝福。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