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喜

儿喜何为者,姨娘送酒来。 频呼香线女,尽洗白椰杯。 六子歌声发,双鬟舞袖开。 堂前皆角髻,争戴一花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香线女:指婢女。
  • 白椰杯:用椰子壳制成的杯子。
  • 六子:可能指六个孩子。
  • 双鬟:指两个梳着双髻的女子。
  • 角髻:古代儿童或少女的发髻。

翻译

孩子们为何如此欢喜?原来是姨娘送来了美酒。 频繁呼唤着婢女,将椰壳杯彻底洗净。 六个孩子开始唱歌,两个梳着双髻的女子展开舞袖。 堂前的孩子们都梳着角髻,争相戴上一朵梅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家庭聚会中的欢乐场景。孩子们因为姨娘送来的酒而欢喜,婢女忙碌地准备酒杯,孩子们唱歌跳舞,场面热闹非凡。诗中“六子歌声发,双鬟舞袖开”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的活泼和欢乐。结尾的“堂前皆角髻,争戴一花梅”则增添了一抹童趣和春天的气息,表达了家庭和睦、生活美好的主题。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