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学博携饮罗湖

中原从此尽,回首奈愁何。 地控三洋海,人祠二伏波。 凉应天北少,风是日南多。 况有澄湖水,亭高出芰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洋海:指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 二伏波:指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和三国时期伏波将军陆逊,两人都曾有功于南方边疆的安定。
  • 日南:古地名,位于今越南中部,这里指南方。
  • 芰荷:指荷花,芰(jì)为荷花的别称。

翻译

中原大地至此已是尽头,回首往事,愁绪难消。 这里地控三大洋海,人们祭祀着两位伏波将军。 气候凉爽,北方少有,风多来自南方。 何况还有清澈的湖水,亭子高出荷花之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罗湖边上的所见所感。诗中,“中原从此尽”一句,既表达了地理的变迁,也隐含了作者对中原故土的眷恋与忧愁。后文通过对三洋海、二伏波的提及,展现了罗湖地区的战略重要性和历史底蕴。诗末以湖水和亭子高出芰荷的景象作结,增添了一抹宁静与超脱,体现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