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笙曲

· 宗臣
翠管参差明月弄。高台忽起双飞凤。彩云缥缈华山洞。 华山洞,华山矶。朝同出,暮同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笙:古代的一种乐器,形状似凤,故名。
  • 翠管:指用翠玉装饰的管乐器,这里指凤笙。
  • 参差:形容乐器排列不齐的样子。
  • 明月弄:在月光下演奏。
  • 高台:高耸的台子。
  • 双飞凤:比喻一对美丽的鸟,这里可能指凤笙的形状或音乐中的意象。
  • 彩云:五彩斑斓的云。
  • 缥缈:形容隐约、模糊,难以捉摸的样子。
  • 华山洞:指华山中的洞穴,这里可能用作比喻或象征。
  • 华山矶:华山附近的岩石或高地。
  • 朝同出,暮同归:形容两个人或物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影不离。

翻译

翠玉装饰的凤笙在月光下排列不齐地演奏,高台上突然飞起一对美丽的凤凰。五彩斑斓的云雾缭绕在华山的洞穴中。 华山的洞穴,华山的岩石,它们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影不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凤笙在月光下的演奏和华山洞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诗中“双飞凤”和“彩云缥缈”等意象,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结尾的“朝同出,暮同归”则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不离不弃的承诺,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情感的深度。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